第96章:谁最适合做皇帝_大唐签到三年,李二求我出山
笔趣阁 > 大唐签到三年,李二求我出山 > 第96章:谁最适合做皇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96章:谁最适合做皇帝

  李世民想要听得是顾安平说实话。

  而不是在自己面前拍自己的马屁。

  这种拍马屁的话,还用他说?

  自己只要回了长安城,就会有一群人在自己面前吹嘘自己。

  李世民放下棋子,认真的看着顾安平。

  他道:“我想听的是我这几个儿子的利与弊,就像你分析我一样,去分析他们。”

  “这……”

  顾安平面露苦涩。

  他道:“陛下,您能不能别这么为难我呀。”

  “不能。”

  李世民昂首道:“我是皇上,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我让你说什么,你就得说什么。”

  这是皇上?

  这特么不是流氓吗?

  顾安平也是无奈了。

  他道:“既然陛下非想听,那我倒是可以说,不过陛下必须得答应我,免我死罪。”

  “你是在跟朕谈条件?”

  李世民的神情一冷,随即目光如电直视顾安平。

  说真的,顾安平到底也是经历过大场面的人。

  但此刻面对完全释放自己皇者霸气的李世民,顾安平还是有些心虚。

  而见他低头,李世民嘴角微微挑起,随即道:“赶紧说,最好在朕还有耐性之前,你能把该说的都说清楚。”

  迫于他的淫威,顾安平无法,只得缓缓开口。

  他道:“陛下的四个儿子当中,太子是最像先帝的,内有城府,心性柔善。”

  “而且他的身上还继承了陛下的特质,带人和谐,身上有种奇特的向心力。”

  “草民第一次见他时,心中就会生出一种难以描述的好感。”

  “或许,只要他对草民说几句话,草民就会给他拼死效命了。”

  他说的这是实话。

  李承乾的身上的确有一种非常迷人的特质。

  但让他顾安平拼死效命这话,就是在吹牛了。

  当初李承乾也不是没请过他,他不也一样拒绝了?

  到头来,李承乾也不过是换来了,顾安平的一句承诺。

  若是将来出山,第一个效忠的一定是他李承乾。

  而听闻了顾安平这般分析,李世民目光幽深的点了点头。

  “高明的确是有这些特质。”

  话落,李世民看向顾安平道:“继续说下去。”

  “嗯……”

  “然后是卫王殿下。”

  “卫王殿下这个人,我没见过,只是听说过。”

  “据说,卫王殿下李泰文采出众,有当代文豪的潜质。”

  “而且,他十分受陛下宠爱,在皇子该去封地任职时,陛下还特许他不必去封地,甚至封了他个不之官。”

  “只是……”

  顾安平有些为难的看了李世民一眼,道:“文采好,不见得就能做帝王啊……”

  “你说得对。”

  李世民点头说:“我也没有让他做帝王的意思,否则也不会封他做不之官了。”

  正是因为喜爱李泰,但却又无法给予他更多东西。

  所以李世民才封他做不之官,将他留在身边,弥补心中的一份愧疚。

  “但陛下,您有没有想过,太子的感受?”

  顾安平抬头看向李世民道:“您如此作为,恐怕太子会多想啊。”

  “多想?”

  李世民挑了挑嘴角,随即别有深意的看向顾安平道:“你不觉得,朕留青雀在京中,还有另一层意思么?”

  闻言,顾安平不由皱起眉头。

  他陈思半晌,随即脸上露出惊讶神色。

  他道:“陛下,您难道是想……”

  “嘘!”

  李世民赶忙做了个禁声手势,道:“有些事情,看透不要说透,否则就距离掉脑袋那一天不远了。”

  听闻这话,顾安平一脸贪生怕死的缩了缩脖子。

  他是看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了。

  这摆明了就是想让李泰与李承乾互相争斗。

  在这种争斗当中,让他们俩成长。

  可这明显是一步险棋。

  若是成了还好。

  若是不成,那就是两败俱伤。

  在正史上也正是如此。

  李承乾被逼的谋反逼宫,最后吃了三连击套餐,被贬、幽禁、惨死。

  而李泰也同样没落下好,最终也是丢掉了父皇对他的宠爱,被贬到了边关郁郁而终。

  到最后登上皇位的是谁?

  是一直没有参与斗争的李治。

  顾安平摇头轻叹道:“陛下这一招,可谓险棋中的险棋。”

  “险棋是真的。”

  “但这也是朕的一番苦心啊”

  李世民叹道:“我多希望,将来他们兄弟几个并肩作战,共同维护大唐的和平与繁荣。”

  当父亲的绝不会讨厌自己的儿子。

  哪怕这个儿子的资质再差也依旧是自己的儿子啊。

  李世民虽说是帝王,但他也是父亲。

  他喜欢自己的每一个儿子,更想将自己的所有东西都分给这些儿子们。

  但他是从玄武门之变走过来的,他太清楚皇子内斗,最后带来的结局会是怎样了。

  可如果不让他们斗的话,他们又如何才能成长呢?

  这或许,就是皇家血腥残忍的一面吧……

  顾安平轻叹口气,随即继续道:“再说晋王殿下,他的年纪太小,而且传出来的消息也不多,我并不知道多少事情。”

  “可通过外界传来的只言片语,我差不多可以推算出来,晋王殿下的心性更像长孙大人。”

  闻言,李世民挑了挑眉。

  他道:“何以见得?”

  “谋而后定,懂得隐忍。”

  “说他识人善用也好,说他懂得交集也罢。”

  “反正,他身边簇拥的人,永远都是对他有用的。”

  顾安平一一陈述着。

  李世民听得认真,心里面也对顾安平的分析,大为赞赏。

  这些话语,他在别人的嘴巴里,可是听不见的。

  也只有顾安平能跟他讲一讲了。

  而听闻顾安平说了半晌,却不曾说道李恪。

  李世民有些急了。

  他直开口道:“那恪儿呢?”

  “蜀王……”

  “其实,陛下应该比安平清楚。”

  “蜀王殿下与陛下心性无二,甚至脾气秉性各方各面,都相当于是陛下的翻版。”

  “所以,他是最不适合从陛下这里继承皇位的哪一个。”

  这话,顾安平说的言之凿凿。

  可李世民却听得满心不爽。

  他道:“为何他最像朕,却是最不适合从朕的手中继承皇位的哪一个?”

  “就是因为他太像陛下了。”

  “陛下能征惯战,他也能征惯战。”

  “但陛下所处的年代,乃是隋末乱世。”

  “可他要管理的,乃是陛下所打造的贞观盛世啊。”

  顾安平直看着李世民道:“陛下,您自己想一想,若是在您之后,大唐再出现一个武皇帝,那大唐的百姓还有活路吗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jdktax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jdktax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