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的合作(又是一万字更新!)_择日走红
笔趣阁 > 择日走红 > 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的合作(又是一万字更新!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的合作(又是一万字更新!)

  在外国文学这门课上,教授就说过,西方文学,尤其是现代文学,出现了一种趋势,即聚焦对人内心和生活的剖析。

  陆严河觉得,《宁小姐》就是这样一个剧本。当然,它并不沉闷,很多的对白,包括剧作的结构,都呈现出一种艺术感。

  但这个剧本最让陆严河感兴趣的,还是找他的那个角色。

  他还不是特别地理解这个角色的心理驱动,但却产生了一种天然的好奇和探索欲望。

  中午,陆严河去餐厅跟陈梓妍和邹东见面。

  邹东就是陈梓妍帮他找的保镖。

  邹东看上去是一个很健壮的男人,身材壮硕,穿衬衣,打了领带,看起来很重视这一次跟陆严河的见面。

  简单介绍,寒暄,打招呼。

  陆严河喊东哥。

  确实如陈梓妍所说,邹东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。

  他脸上几乎没有笑容,是一张如岩石般板正的脸。

  但他坐在椅子上,腰背挺直,有一种可靠的气质,给人一种可以相信的正直感。

  陆严河跟邹东简单地聊了一下,主要是询问了他对于这份工作和对娱乐圈的态度。

  邹东的回答也很简单,其实就一个意思,他只负责做好自己的工作,对于其他的事情,没有什么看法和态度。

  因为有不少人是仇视娱乐圈的。陆严河也理解,跟其他的行业比起来,这个行业就像一个巨大的万花筒,光怪陆离,光鲜亮丽,又在高度曝光下,被放大了无数的喜怒哀乐和人性阴影。

  但至少在他身边的人,不能是这样的人。陈梓妍肯定了解过,他自己也想再问一问,借此可以进一步了解邹东。

  “东哥结婚了吗?”

  “结过,已经离了。”

  “嗯?”陆严河有些惊异。

  邹东说:“有一个儿子,他今年七岁,跟着他妈妈,我一个人住。”

  “原来是这样。”陆严河点了点头。

  陈梓妍补充了一句:“在必要的时候,邹东可以二十四小时跟在你身边。”

  看来这是陈梓妍选择邹东一个很重要的条件。

  陆严河点头。

  陈梓妍笑着说:“你很年轻,又经常往返于学校和工作场合,到时候让公司给你配一辆车,你的出行、后勤和保安都可以交给邹东。”

  陆严河点点头,向邹东点头致意,“东哥,以后就拜托你了。”

  邹东郑重地回以点头致意。

  吃过午饭,陆严河才跟陈梓妍提起了昨天晚上刘毕戈给他看的那个剧本。

  “梓妍姐,你觉得我可以接吗?”

  陈梓妍沉吟片刻,说:“我还没有读过剧本,没办法给意见,你自己的想法呢?”

  陆严河点头,说:“我想演,是一个让我很想要演的角色。”

  陈梓妍说:“文艺片也好,独立电影也好,这都无所谓,以你的形象,出演这种电影反而给你加分。配角也可以,可得看看主角是谁,但听你的描述,这部电影唯一的主角是个女的,那你在这个电影里演个配角也没有关系,当特出就行,这些客观上的问题都不存在,我关心的是这个电影到底是什么班底,他们说法国导演奥利维亚会担任监制,如果这是真的,那你想演的话,我们就认真去推进一下,你把刘毕戈推给我,我跟他联系一下。”

  “好。”陆严河听到陈梓妍的意见是同意的,这让他松了口气。

  毕竟现在他要接什么戏,得由陈梓妍说了算。如果陈梓妍不同意他演,他是没有办法演的。

  陈梓妍的手机在这个时候响了。

  她拿起来看了一眼,忽然骂了一声。

  “梓妍姐?”

  陈梓妍重新抬头看了陆严河一眼,摇摇头,说:“没事,是《三岔口》的那几个傻逼回应了,在故意抹黑明兰。”

  陆严河闻言,马上问:“他们说什么了?”

  陈梓妍:“左右不过就是剧本是根据现场拍摄情况做的修改,明兰因为不肯接受自己戏份调整,所以故意抹黑剧组呗,然后宣布了将追究明兰的法律责任。”

  陆严河不禁皱眉,问:“这件事,明兰会有法律责任吗?”

  “看官司怎么打,不过从事实来说,肯定是对我们有利的,《三岔口》未必会真的起诉,他们自己心里面也明白他们做了什么,真要走到那一步,事实对他们不利。”

  陈梓妍的思路其实也很清晰,在刚看到消息那一刹那的愤怒之后,她已经在想应对措施了。

  而应对措施也逐渐在她脑海中成型。

  “我先走了,你回学校吧。”

  陆严河点头。

  邹东说:“我开了车,我送你回去。”

  陆严河摇摇头,说:“不用,这里离学校很近,我走回去只要十分钟。”

  邹东闻言,点了点头,说:“那我送你到校门口,以后你要去任何地方,只要离开学校,都随时找我。”

  陆严河有些惊讶地点了下头。

  邹东进入角色的速度比他想象中还要快。

  陆严河中午直接去了图书馆。

  他在手机上查了查《三岔口》的回应。

  这个回应的内容虽然刚发不久,却已经成为了热门内容,太多人第一时间就点了进去。

  《三岔口》的回应内容看着洋洋洒洒一大篇文章,实际上一半都在倒苦水,比如从一开始就和温明兰沟通不顺,温明兰进组以后,对剧组提出了每天拍戏时间不超过八个小时的要求,还经常迟到,又写温明兰对妆造不满意,不肯为角色扮丑,导致拍摄一度延误,等等。

  总而言之,在他们的描述中,温明兰就是一个非常难搞的女演员,因为有一个特别牛掰的经纪人,明明只是个新人,却也眼高于顶,不把别人放在眼中。

  看到这样的描述,陆严河顿时感到无语。也难怪陈梓妍看到之后,会在一瞬间发那么大的火,没有控制住自己的脾气,连脏话都骂了出来。

  网络上对于这篇回应的态度几乎是一半一半。

  一半感到“恍然大悟”,发现原来温明兰竟然是“这种人”。

  另一半不相信《三岔口》所说的这些内容,毕竟,隔了这么久才发声,本身就让人觉得心虚。而隔了这么久才写出这样一个回应,避重就轻地指责温明兰的问题,反而证实了温明兰所说的事情。

  娱乐圈在讨论这件事,网上在讨论这件事,社会学课程上也在讨论。

  每个人都有五分钟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间,这门课的任课老师是很喜欢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的风格,所以,常常让大家讨论一个社会性议题。

  温明兰这件事,她之前已经让大家写过评论文章,今天又让大家做即兴表达。

  她说:“我知道,大家都很能读书,我一点都不怀疑大家的案头读书能力,但在大学,大家要学会写和说,两种不同的形式,但都是学会一件事,理清楚自己的思路,弄明白自己要表达的观点和论证思路,然后,学会用最浅显易懂又让人信服的方式,将这些给表达出来。”

  陆严河被首当其冲地点名了。

  “你在演艺圈工作,你应该最有感受,你先说。”

  陆严河只好站了起来,同时有些尴尬,一头雾水,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
  教室里的人都看着他,这种被很多道目光聚焦的时候,会有一种无形的压力。

  陆严河想了想,说:“我认为每一个人说话、做事,都有他的立场和出发点,要去论一个人的对错,会容易陷入情与理的矛盾循环之中,站在我的角度是错的事情,站在别人的角度也许是对的,因为双方的利益不一致,所以,这个时候,应该看双方约定的、达成共识的东西,放在温明兰和《三岔口》剧组这件事上,就是双方签订的演出协议,契约精神是维系一个多人项目能够进行下去的重要因素,在这件事上,到底谁是违背了契约精神的主要方,责任就归哪一方。”

  “有没有人想要进行反驳的?”任课老师马上询问其他同学。

  有人举手了,是一个男生。

  他说:“契约当然是重要的,可实际上我们都知道,如果仅仅按契约办事,很多事情都会因为具体形势的改变而办不下去,当然,我不了解温明兰和《三岔口》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,现在是各方各执一词,可假设——拍摄之前,剧方跟温明兰沟通的是一个女二号的角色,但是在实际拍摄过程中,导演和编剧发现女二号的很多戏份放在女一号身上更加合理,那这个时候剧方应该怎么做?是坚持契约精神,将错就错地拍下去,还是及时调整,将火车头扭转到正确的轨道上来?”

  社会学这门课是选修课,这门课的学生,来自各个不同的学院。

  陆严河不认识这个发表意见的人,却在听完他所说的话以后,陷入了沉思。

  因为他意识到这个人说得也很有道理。

  大概是因为他们两个人发表了意见,在这之后,都不用老师点了,一个个主动地站起来,表达自己的观点。

  陆严河后面没有再站起来,而是记下了一些给他启发和思考的观点。

  下课以后,陆严河收拾书本,准备回寝室一趟。

  刚才那个反驳了他观点的人叫住了他。

  “嘿,陆严河。”

  陆严河茫然地看过去。

  “我是隋江,工商管理学院。”对方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,问,“刚才我在课上反驳了你,你没生气吧?”

  陆严河摆摆手,说:“正常讨论,怎么会生气。”

  “那就好。”隋江说,“我们加个好友,怎么样?后面的小组作业,也许我们可以组队。”

  社会学的课程到后面会有社会课题调研,还要合作写论文,这都是往届学长学姐传下来的。

  陆严河点点头,掏出手机。

  寝室里只有周木恺在。

  他的电脑屏幕上是一个女生,应该是他女朋友,两个人在视频通话。

  陆严河跟周木恺打了声招呼,把下午两门课的书装进书包,又把笔记本电脑拿出来,才把书包放到一边,伸了个懒腰,开机。

  周木恺那边马上结束了视频通话。

  “你上午的课上完了?”

  “对。”陆严河点头,回头笑着问,“刚才那位是你女朋友啊?”

  “嗯。”周木恺点了下头,“她在玉明。”

  陆严河惊讶不已,问:“你们俩……是高中同学?”

  “嗯。”周木恺点头。

  “牛啊,那你们两个人应该是你们高中的传奇了吧,一对恋人,一个上振华,一个上玉明。”

  周木恺闷闷地翘了一下嘴角,说:“还好吧,本身我们俩都是年级第一。”

  “嗯?轮番坐庄吗?”

  “我文科,她理科。”周木恺解释了一句,又翘了下嘴角,默默地说了一句,“连庄。”

  话少人里出闷骚。

  陆严河笑了。

  “真牛。”

  周木恺看了他一眼,忽然问:“我能问一下你吗?”

  “啊?”

  “你跟那个陈思琦,也是在一起了吧?虽然你们之前好像否认过。”

  “嗯,现在暂时还没有公开。”陆严河说。

  准确来说,两个人都没有正式在一起,没有表白和同意这个环节,而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。

  周木恺会意地点点头。

  “你们两个人做的那本书,挺有意思的。”周木恺说。

  “是吗?我还以为你们会觉得不够严肃。”

  “我要是为了看严肃的书,就不会看《跳起来》了。”周木恺说,“很久没有读过杂志了,虽然你们现在把它称为主题书,不过看上去还是杂志的模式,没有很大的区别。”

  陆严河点头,说:“因为一开始就是想做杂志来着。”

  他登陆了自己的邮箱,接收陈思琦发过来的第二期准备刊登的稿件。

  第二期里,有《诚实的人》主演贾龙的创作笔记,李治百那篇关于告白的虚构,刘家镇悬疑长篇的第一期连载,白雨创作的短篇,以及几篇从投稿邮箱中收到的散文和杂记。

  陆严河戴上耳机,认真地一篇篇读过,稿件的质量都很高,包括那几个投稿邮箱中收到的稿子。

  陈思琦说:这些都是第二期的备选稿件,黄楷任的稿子要等你那边了。

  陆严河说好。他上次联系了黄楷任,黄楷任说会尽量这几天把稿子写出来,给他。

  陈思琦又说:实在等不到也没有关系,我这边跟十几位比较当红的作家都约了稿,以前很多为杂志供稿的作家,知道我们要继续做下去,都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了我们,想要进行合作,我当然是多多益善了,目前这个阶段,很缺稿子。

  陆严河:楷任哥那边,他可能也很忙,所以稿子一直没有过来,再等一等吧,实在不能等了,就先不放他的稿子了。之前彭之行和柳智音都说要为我们写稿子,之行哥是准备围绕他的采访节目做一个专栏,智音姐则是想要围绕她在海外的练习生生活和女团经历写,稿子还没有给过来,我都问一问。

  陈思琦:第二期已经有贾龙老师和李治百的稿子,再加上你必须要刊登一篇,以及黄楷任的,明星艺人的阵容已经够了,不急着在第二期发。

  陆严河说好。

  陈思琦:第二期的封面,我请了咱们国内很著名的漫画家来画的,很贵,花了三千块。

  陆严河:你觉得值就行。

  陈思琦:那我觉得很值,虽然《跳起来》的定位是一本文艺主题系列图书,但不仅仅是文学,我想要把跟文学艺术相关的领域的厉害人物,都请到咱们这本书里来,在这本书留下他们的足迹,而且,他为《跳起来》画封面这件事的宣传价值就远远不止三千块。

  陆严河:是谁啊?

  陈思琦:姜玉白,《时空之子》的作者。

  陆严河听到《时空之子》的名字,就露出了恍然大悟之色。

  他虽然没有听说过姜玉白的名字,但《时空之子》却是知道的,很有名的漫画,现在正在被改编成一部网剧,时不时就因为网传主演演员的事情上一次热搜。

  陈思琦:得亏咱们第一期的声势做得很大,姜老师才答应为我们画一期封面。

  陆严河:厉害了,你怎么会想到找他的?

  陈思琦:因为《时空之子》是咱们国内现在连载漫画中最火的几部之一啊。

  这天下午,《跳起来》的账号就发布了一条讯息:《跳起来》第二期的封面将由漫画《时空之子》的作者姜玉白老师绘制,让我们共同期待吧!

  陈思琦自己第一时间转发了以后,又私戳陆严河转发。

  陆严河赶紧转发了。

  果然,就如陈思琦所说的那样,姜玉白和《时空之子》的读者们在看到这则消息以后,还挺惊讶,甚至好奇姜玉白是不是要在《跳起来》上画新连载。

  话题度确实是来了。

  陆严河也顺势关注了姜玉白。

  这天晚上,姜玉白也回关了他,还给他发了一条私信:请多指教。

  陆严河看到私信,主动问:姜老师,我可以跟您加个好友吗?

  姜玉白:好的好的。

  两人又互相加上了好友。

  这时,黄楷任忽然给陆严河发来了一条消息:严河,你要演《时空之子》吗?

  陆严河看到这条消息,有些错愕,说:没有啊,楷任哥,为什么这么说?

  黄楷任说:我听到有人说你跟《时空之子》的作者姜玉白有合作,他很欣赏你,把你推荐给了《时空之子》的影视制作方。

  陆严河诧异得很,说:那是那个人在瞎编,我前一秒才跟姜老师加上好友呢,只是思琦请他为我们《跳起来》第二期画封面而已,这个合作,说起来,楷任哥,你什么时候把你答应的稿子给我?

  黄楷任:正在写,结果听到这个消息,我就赶紧来问你了。

  陆严河:你是《时空之子》的粉丝吗?

  黄楷任发了两个“用力点头”的表情包。

  他说:我通过经纪人去表达过我愿意演的意愿,不过人家似乎不太看得上我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jdktax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jdktax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