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百九十五、你知道我是谁么?_娘子,请息怒
笔趣阁 > 娘子,请息怒 > 二百九十五、你知道我是谁么?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二百九十五、你知道我是谁么?

  第296章你知道我是谁么?

  二月十五,三皇子刘螭离开八九日后,关于刘豫的确切消息终于传回蔡州。

  “二月初五晨间,皇上突然昏厥,招御医看诊后,诊断为痹症.两日后,皇上虽醒转,但口眼歪斜、偏枯,至今失语”

  节帅衙门书房,陈景安将自己打探来的消息低声说了出来。

  偏枯,是偏瘫、半身不遂的意思,结合口眼歪斜、失语等症状,陈初判断,刘豫应该是中风了。

  这种病,便是在医疗手段发达的后世,也十分凶险。

  刘豫能捡回一条命,已属难得。

  “和我得来的消息大差不差。”陈初点头道。

  陈景安得来的这些消息,并非通过节帅衙门下属机构所获,而是通过自己的私人关系打听来的。

  如今从陈初这边得到印证,可以进一步证明消息的准确性。

  一旁的陈景彦却从另一个角度感慨道:“天子身体安恙与否,历来便是宫中一等一的机密,可眼下皇上急病,只短短十余日,便传的天下皆知.宫中早已成了漏勺,如此机事不密,为取祸之道啊。”

  这话说的不错,一国之君的身体状况牵连甚广,特别是在齐国未能立储的情况下,搞不好便要发生兄弟阋墙、宫廷喋血的惨事。

  陈初点点头,也道:“据可靠消息称,大皇子刘麟同靖难军节度使单宁圭率军六千,已于初八日自河北路返回了东京城。”

  “河北路王彦被剿了么?”在座的西门恭吃惊道。

  自打阜昌九年,河北路原周国旧将王彦便依托太行山竖起了反旗,刘麟、单宁圭被死死牵制在河北路。

  王彦部活动的区域距离东京城只几百里,按说‘叛军’不灭,刘麟不该返回东京城。

  能让刘麟暂时放任叛军不管也要回去的原因只有一个.那就是大齐帝位。

  “大皇子这是想,攘外之前安内”蔡源悠悠道。

  耳听齐国有内乱之危,西门恭非但不担心,反而兴奋的舔了舔嘴唇,问道:“老五,咱们怎办?”

  也是,几年前西门大官人还是一个县城吏人,眼下竟隐隐看到了掺和朝堂政局的机会,但凡有点野心的人都会把此事看作一次契机。

  陈初尚未开口,陈景安却抢先道:“元章,齐国九镇节度使,如今上表亮明态度请立大皇子为储君的节帅已有四人!”

  这是在提醒陈初,关于支持倾向一定要谨慎。

  刘麟已获得近半军头支持,其余几位就算尚未表明态度,也不过是待价而沽

  比起刘麟,刘螭在军方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,就算陈初要捧他,也未必能改变结果,并且事后一定会迎来刘麟的报复。

  “此事我有计较。”陈初模棱两可道。

  明面上支持刘螭不好办,但心理层面的支持还是可以有的,比如私下派人前去东京城向刘螭表达一番‘与君共进退’的决心。

  不然,实力太过悬殊,刘螭若直接认怂,陈初还玩个屁。

  得给这位野心勃勃的三皇子鼓鼓劲,让他不要放弃!

  这样,陈初才有机会

  但终归事发仓促,若刘豫就这么噶了,陈初也爱莫能助。

  若半死不活的刘豫能多撑一段时间,未来或许还有变数。

  总之,当下唯有自强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。

  “给,大伙看看我刚拟出来的蔡州发展简册,有甚意见只管提.”

  陈初从乱糟糟的桌案上翻出一份昨夜刚刚写就的文件,递给了坐在左侧第二位的蔡源。

  这个小细节,让陈景彦稍稍吃味按说,在座的官员中数他官职最高,老五该先拿给他看才对。

  但陈初先拿给蔡源,好像也挑不出毛病.毕竟后者是几人的大哥,但五朵金花谁不知,老五之所以对蔡源礼敬有加,可不是因为这个大哥身份

  正胡思乱想间,蔡源看完陈初的简册,递了过来。

  陈景安接了,洒了一眼不禁一笑,问道:“元章,还没寻到合适的录事?”

  之所以这么问,只因唐敬安外放后,很多公文都换成了陈初自己书写,比如眼前这简册,虽说字迹比以前漂亮了些,但文法直白、用词新奇,和当下正规公文格式大相径庭。

  ‘关于建设文化大府、经济强府的若干想法。’

  标题下,列了几个事项。

  一是继续推广在蔡州当地举办各类颁奖、展览会的提议。

  以数日前成功举办的‘春季箱包新品展览会’为例,这样的活动还要继续开办,并计划在今夏举办规模更大的‘工业品博览会’,借机推广减震马车、自行马、粮食放大器等高附加值产品。

  在销售产品的同时,还要在外地客商心中植入蔡州‘富强、时尚’的概念。

  二,继续由‘促进报业发展基金会’举办报纸行业年度评选,制定行业标准,扶持外地报纸发展,使其成为蔡州对外宣传的喉舌。

  让蔡州成为天下百姓心中‘富足、安居乐业’的乐土,好吸收各地百姓来投,缓解淮北三府人力紧张的现状。

  注:府衙户房应简化落户流程,为外来百姓提供一切必要帮助,提倡‘来了蔡州,便是蔡州人’。

  三,落实适龄学童为期两年的义务教育、推广场坊内部扫盲班,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。

  四,招商引资,各级官吏应发动亲朋号召外地商户来蔡建厂开铺。府衙不得刁难外地商户,应为新落户商户提供优惠土地政策,修建水井等配套基础设施。

  未来官吏升迁,民生、稳定、招商引资将作为最重要的三个参考指标

  洋洋洒洒七八条,西门恭对某些内容能理解,但对招商引资这条却有些异议。

  陈初只道:“无农不稳,无工不强,无商不富。”

  这场蔡州核心的闭门会议持续了近两个时辰,直到黄昏时分才散场。

  出了书房,陈景安故意落在了后头,似乎有话要对陈初讲。

  待陈初放慢脚步和陈景安并肩后,只听后者有些担忧的说道:“元章,令人前几日弄的那箱包新品展览会,也是你的意思?”

  “算是吧,先生怎了?”

  “我听闻,那嘉柔公主同款的手包,一只竟售卖八十八两,更有甚者,二手的卖至近二百两的天价!”

  “这有什么问题么?”陈初笑道。

  陈景安却稍稍严肃道:“元章,长此以往,我担心骄奢之风在淮北蔓延啊。”

  陈初却不以为意道:“骄奢并没什么错,只看这些钱最终流向了何处。若如同晋时石崇那般将千金买来的美姬烹食,这样的炫富方式当杀!但包包这些小物件,能让富户将放在地窖中的藏银花些出来,流入匠坊、变作匠户薪俸、匠户再花出去惠及小贩.我看不出有何坏处。”

  陈景安还想说甚,陈初笑着抢先道:“先生,奢侈品坑的就是富户乡绅,这样从他们手中抢钱,总比咱在怀远扮贼来的文明些吧?哈哈。”

  “.”

  不知怎地,陈景安被那句‘坑的就是富户乡绅’说的一脸尴尬,原本打算说的事竟不知该怎么开口了。

  陈初瞧出不对劲,不由道:“先生?到底有何事,直说啊?”

  “呃那个,你!我就直说吧!令人开那箱包展览会时,拙荆恰好回了娘家没赶上!她想要只嘉柔公主同款,市面上却寻不到元章帮我向令人讨一只!先说好,我可没一百八十八两给你们两口子!”

  “哈哈哈。好,我就喜欢先生求人时也这般理直气壮的样子!哈哈哈”

  “.,若不是她三天两头缠我,我也开不了这口!”

  当晚,戌时。

  陈景安、陈景彦两兄弟连带家眷都住在官舍,两人的儿子如今都外放做了基层官员,家中自然冷清许多。

  平日,两家人便时常聚在一起吃饭,好热闹一些。

  妻女在侧,也不好说公事,两人便捡着着轶事趣闻说了起来。

  ‘滋溜~’

  陈景彦抿了口酒,忽道:“对了,徐知事帮蕴秀阁一名妓子赎了身,娶进了家门,下月要摆酒,守谦可收到请柬了?”

  “收到了。”陈景安点点头。

  陈景彦马上摇头叹息道:“徐知事已年近五旬,人家那女子却只二九年华.”

  听着是批判,陈景彦却一不小心露出一丢丢羡慕神色。

  身旁的谭氏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,怫然不悦,“夫君正值壮年,若想给阿瑜和英俊寻个小妈,我也是不拦的!”

  “真的么!”

  陈景彦脱口而出,四周目光登时齐刷刷望了过来,自知失言的陈景彦连忙补救道:“夫人太小看为夫的操守了!便是夫人愿意,为夫心里也装不下旁的女人了.”

  陈瑾瑜低头吃饭,心里默默给爹爹点了个赞.爹爹还算反应及时。

  可谭氏却没那么好糊弄,却听她淡淡讥道:“当年夫君这话也对李家娘子说过吧?”

  李家娘子?

  是谁?

  “你,如今咱一对儿女都长大成人了!你又提这陈年旧事作甚!”

  陈景彦稍稍涨红了脸,有一丢丢激动。

  陈景安见状,连忙岔开了话题,“兄长,如今唐敬安外放数月,元章身边缺位能帮他处理文牍的录事,需熟悉公文、心细之人,咱老家可有子弟合适担此事?”

  亲兄弟递来的台阶,陈景彦自然就坡下驴,认真思索几息后,道:“录事虽无品阶,却常伴元章左右,是个极重要的职事,我需得好好想一下.”

  说者无意,听者有心.内心正燃烧着熊熊八卦之火猜测那‘李娘子’是谁、与爹爹是何关系的陈瑾瑜,瞬间被‘常伴元章左右’的录事一事,带走了心思

  二月十六。

  气温一日高过一日,淮北终于彻底褪去了冬季萧瑟。

  ‘那种勃勃生机,万物竟发地境界,犹在眼前’

  呃,错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jdktax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jdktax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